近日科學家新發(fā)現的骨骼化石被認為屬于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最大海洋爬行動物。科學家最初發(fā)現這個魚龍骨骼化石時,只發(fā)現了一塊骨骼。這不是科學家首次發(fā)現魚龍,但它是迄今為止最大的。
科學家們能夠通過一塊骨骼估計這個魚龍的體型大小。魚龍從早三疊世至晚白堊紀一直生活在地球上。研究人員Dean R. Lomax寫道:“晚三疊世最大的魚龍是shastasaurid魚龍(薩斯特魚龍科),體長從6米到20多米不等。[Shonisaurus sikanniensis]是此前已知的最大魚龍,估計體長約為21米?!?/p>
最新發(fā)現的魚龍體長預計在20到26米之間。這不是地球歷史上發(fā)現的最大的動物 - 但它很接近。有史以來發(fā)現的最大的動物仍然生活在我們的星球上 - 這是藍鯨,體長可超過30米。
最新發(fā)現的魚龍骨骼化石是一個魚龍下顎骨骼部分?!坝行~龍比同時代的晚三疊紀的恐龍更大,”研究報告指出?!坝捎谒鼈兊捏w型,巨型魚龍的單獨骨骼碎片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恐龍的骨骼碎片?!?/p>
這個最新的魚龍骨骼化石是在英國薩默塞特的Lilstock發(fā)現的。
謝謝邀請,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甚至比“現知所有”的史前恐龍都要大。這里所謂的“大”是從綜合考量。
藍鯨屬須鯨科,目前可確定有三個亞種,分別是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侏儒藍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北藍鯨和南極海周邊的南藍鯨,其中南藍鯨體型最大。藍鯨一般被認為是現存最大的(單體)動物,并且,它們還被認為可能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動物。
那我們就來看看藍鯨有多大,即使是體型最小的侏儒藍鯨,平均體長也達20米左右。所幸,在這個藍色星球上最廣袤的就是大洋,它們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起自己沉重的體重,而可以自在的在海中巡游。
迄今最大的藍鯨記錄是一頭體長33.5米的雌性藍鯨,是二十世紀初在南喬治亞島嶼附近捕獲的,據估算體重將近240噸,因為不是正式科考記錄,因此數據存疑??煽啃宰罡叩淖畲髠€體記錄是1938年在南極海捕獲的一頭雌性藍鯨,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精確測量其身長為29.9米,重達177噸。無論是體長還是體重,藍鯨都無愧于現存最“大”的動物。
藍鯨身形蜿蜒優(yōu)雅,雌性體型大于雄性,它們得平均體長達25米,體重近150噸,這相當于30頭大象的總和。藍鯨的心臟重達180公斤,主動脈直徑超過23厘米(圖片上部兩根,更粗的是靜脈),可以爬過一個幼兒。
藍鯨的體型和古生物相比如何呢?
魚龍被認為曾是體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動物,最大的魚龍是生活在晚三疊紀的西卡尼薩斯特魚龍,根據復原化石推測其體長達20米,體重超過50噸,不過這體型和藍鯨相去甚遠。
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阿根廷龍,根據較為完整的化石推斷,成年阿根廷龍體長可達35米,體重接近100噸,綜合看體型和藍鯨仍有差距。
瑞氏普爾塔龍也是比肩阿根廷龍的超大恐龍,也許體長超過藍鯨,但體重還是沒法比。至于可能是最大飛行動物的風神翼龍、可能是最大鳥類的桑氏偽齒鳥、納瑪象、非洲象、棘龍,站在藍鯨跟前都算小個子??纯幢尘暗牟ㄒ?37-900飛機,你對藍鯨的大小可能就有些概念了。
也有人提出,易碎雙腔龍比阿根廷龍更加巨大,但是僅有的化石標本(而且是僅有一塊骨骼)AMNH5777,由于所在的地層為容易受到侵蝕的泥巖,因此非常不穩(wěn)定。在1878年,還沒有完善的化石保存和加固技術,之后不久就破碎遺失了。由于化石已經遺失,并且其有效性在學界也存在著很大的質疑(不要相信百度百科)。
即使易碎雙腔龍的體長如估算的58米左右,臀高9.25米,體重也只有約120噸,只是身體比較細長罷了,和藍鯨還是沒法比。而在之后一個半世紀中,人們再也沒有找到更多易碎雙腔龍的化石,因此很多人質疑這種巨無霸的真實性。
陸生恐龍需要穩(wěn)定的身體結構和結實的骨骼支撐身體,因為沒有海水浮力的支持,受到重力的影響就更大。這大大限制了它們的體型,使得陸生生物體型極限遠不如水生生物。人類只能通過化石去了解古生物,理論上有可能存在過體型接近甚至超過藍鯨的物種,但就現有的資料看來,藍鯨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