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2月3日晚,載有1414名乘客和船員的埃及客輪“薩拉姆98”號,在從沙特阿拉伯西部港口城市杜巴開往埃及紅海港口城市塞法杰途中在紅海海域沉沒。萊垍頭條
事發(fā)后,來自埃及、沙特、美國的海軍隨即展開了救援。經(jīng)過十多天的緊張搜救,2月13日,埃及交通部長曼蘇爾發(fā)表聲明說,在這次事件中,387人幸存,411人遇難,611人失蹤。上千乘客亡命深海,冤魂集結的紅海頓時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間地獄……萊垍頭條
區(qū)別在于黃金可釋放群體攻擊技能,而白銀只能釋放單體攻擊技能。
CAI是埃及國家機場,是開羅地區(qū)開羅國際機場代碼。開羅國際機場位于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東北約15公里。開羅國際機場是埃及航空的基地,是由開羅機場管理局管理于2004年,機場服務了,534,069 人次。2006年,機場服務了10778097人次,成為開羅最繁忙,非洲最繁忙的機場。
開羅國際機場除了有公共交通工具外,內(nèi)部還有穿越巴士每天作24小時運行連接兩個相距3公里的機場,班次為30分鐘一班。機場外部的交通就由分別由沙拉撒拉姆路(連接機場,市中心和各直**場)和 Autostrad路(開羅環(huán)貫公路)兩條主要的道路連接。
想去埃及旅游,主要辦駕照, 需要準備好駕照,護照,照片,還有申請表。 申請表可以去相關部門進行領取。
埃及的名勝古跡有:一、獅身人面像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據(jù)父親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獅身人面像這座紀念碑。把其父看做是太陽神拉,這也屬雷吉德夫的宣傳手段之一,以恢復人們對王朝的敬畏。此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算上兩個前爪,全長七十二米。面部長約五米,寬四點七米,鼻子長一點七一米,嘴大二點三米,一點九三米。二、胡夫金字塔在埃及首都開羅郊外的吉薩,有一座舉世聞名的胡夫金字塔。作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跡,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另說:1880年竣工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xiàn)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現(xiàn)長220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積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最大的重達160噸。三、階梯金字塔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以前,墳墓一般是用泥磚砌成的巨大的長方形的墳堆。到第三王朝時,有一個名叫伊姆荷泰普的醫(yī)生,想以特殊的方式為國王左塞爾建造墳墓。于是,他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石塊建造了巨大的墳墓。他先用石塊砌成高約8米,邊長63米的墳堆。以后他又不斷改變計劃,將墳堆設計成重疊式的,即一層接一層地往上加建,逐層縮小,一直加至第六層。之后,他又把這個龐然大物用精致的白色石灰包起來??⒐r墳堆全高達62米,底部東西長約121米,南北約109米,它是埃及最早的六級梯形金字塔。左塞死后就葬在這座金字塔下面。四、彎曲金字塔約建于公元前2600年,位于距離開羅西南27公里處的薩卡拉(Saqqarah)地區(qū),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一位法老薩夫羅在位時期修建的。底部為邊長約189米的正方形,高約105米。其特別之處在于,塔身在超過一半高度的時候,角度發(fā)生變化,傾角由于下半部的52度向內(nèi)彎折成43.5度,這樣金字塔四面看起來是彎曲的。五、蒙塔扎宮蒙塔扎宮(Montaza Garden),又稱“埃及夏宮”、“蒙塔扎宮花園”、“蒙塔扎花園”、“法魯克夏宮”等,它是埃及末代國王法魯克的行宮,它位于亞歷山大港東端一個廣大的風景區(qū)中(景區(qū)包括一座博物館、幾段海灘浴場以及餐廳和設備齊全的旅游中心)。蒙塔扎宮的四周都是園林。
因為埃及以前是英法兩國的殖民地,英法兩國對埃及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殖民掠奪包括其文物,就跟現(xiàn)在很多圓明園的文物在英法兩國的博物館是一個道理。
許多探險家、文物販子在埃及購得文物后將其轉(zhuǎn)賣給英國,英國當時駐埃及的領事館中也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收購埃及文物。
據(jù)媒體報道,近日,埃及的考古學家在埃及盧克索古城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墓葬",里面擺放著畫得栩栩如生的木制棺材。據(jù)悉,這些棺材"可能屬于大祭司"。
據(jù)了解,這次在底比斯西部的古城內(nèi),考古學家至少發(fā)現(xiàn)了20具保存完好的棺材。
專家稱,這些棺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70年拉美西斯十一世法老去世后的第三個中間時期,這也意味著這些棺材可能有3000年的歷史。
近日,埃及政府宣布了這一發(fā)現(xiàn),但尚未透露發(fā)現(xiàn)的細節(jié),而是公布了一系列照片。照片上,埃及文物部長哈立德·阿南正在檢查這些發(fā)現(xiàn)。
埃及的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有農(nóng)業(yè),旅游業(yè)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是作家塞萬提斯和 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據(jù)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已有超過 100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此項活動。很多國家在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圖書館、媒體、出版商、學校、商店、社區(qū)等機構團體在這一段時間里 都會做一些贈書、讀書、演戲等鼓勵人們閱讀的事情,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jié)慶。很多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對這些活動津津樂道,贊不絕口,呼吁我們國家也開 展類似的活動。
另據(jù)圖書館雜志,世界讀書日來源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qū)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于深山,勇士喬治只身戰(zhàn)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為“圣喬治節(jié)”。
1997年1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廣播影視部、新聞出版署、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九個部委共同發(fā)出了《關于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知識工程”。這是以發(fā)展圖書館事業(yè)為手段,以倡導讀書、傳播知識、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為目的的一項社會文化系統(tǒng)工程。
2000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把每年的12月定為“全民讀書月”,這是實施全國“知識工程”的重大項目。幾年來,在全國各地都組織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2004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將每年的“全民讀書月”活動交由中國圖書館學會負責承辦。中國圖書館學會為了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為宗旨的“知識工程”,進一步激發(fā)全民讀書的熱情,推動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家庭的建設,在全國范圍內(nèi)舉辦大型活動讓全國公眾都知道“世界讀書日”。
世界圖書首都
另外為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和促進圖書出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fā)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并宣布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為2001年的“世界圖書首都”。此后,每年都有一座城市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圖書首都”的稱號。
歷年當選“世界圖書首都”的城市分別有:馬德里(西班牙,2001年)、亞歷山大(埃及,2002年)、新德里(印度,2003年)、安特衛(wèi)普(比利時,2004年)、蒙特利爾(加拿大,2005年)、都靈(意大利,2006年)、波哥大(哥倫比亞,2007年)、阿姆斯特丹(荷蘭,2008年)和貝魯特(黎巴嫩,2009年)。
今年是第15個“世界讀書日”。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