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1
第一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
第二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6
第三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8
本章小結 12
思考與練習 13
技能訓練 14 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15
第一節(jié) 需求理論 15
第二節(jié) 供給理論 20
第三節(jié) 均衡價格 24
第四節(jié) 彈性理論及其應用 30
本章小結 38
思考與練習 41
技能訓練 42 消費者行為理論 43
第一節(jié) 基數效用論 43
第二節(jié) 序數效用論與無差異曲線 48
第三節(jié) 消費者行為理論的運用 53
本章小結 57
思考與練習 59
技能訓練 60 生產理論 62
第一節(jié) 生產要素的最適投入 63
第二節(jié) 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 70
本章小結 75
思考與練習 76
技能訓練 77 成本與收益 78
第一節(jié) 成本 78
第二節(jié) 短期成本分析 81
第三節(jié) 長期成本分析 85
第四節(jié) 收益與利潤最大化 89
本章小結 91
思考與練習 92
技能訓練 93 市場結構理論 94
第一節(jié) 市場結構 95
第二節(jié) 完全競爭市場 97
第三節(jié) 完全壟斷市場 103
第四節(jié) 壟斷競爭市場的廠商行為 109
第五節(jié) 寡頭壟斷市場的廠商行為 112
本章小結 120
思考與練習 121
技能訓練 122 分配理論 123
第一節(jié) 生產要素的需求與供給 123
第二節(jié) 工資、地租、利息、利潤 126
第三節(jié) 洛倫斯曲線與基尼系數 134
第四節(jié) 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138
本章小結 141
思考與練習 143
技能訓練 144 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145
第一節(jié) 市場失靈 145
第二節(jié) 壟斷及反壟斷措施 151
第三節(jié) 外部性及其解決 155
第四節(jié) 公共物品 159
本章小結 163
思考與練習 163
技能訓練 164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165
第一節(jié) 國民收入的總量及其相互關系 166
第二節(jié) 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69
第三節(jié) 國民收入中的恒等關系 172
本章小結 178
思考與練習 179
技能訓練 181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82
第一節(jié) 國民收入的決定因素及其關系 183
第二節(jié)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185
第三節(jié) IS-LM模型 188
第四節(jié)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93
本章小結 199
思考與練習 199
技能訓練 200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 201
第一節(jié) 失業(yè)理論 202
第二節(jié) 通貨膨脹理論 209
第三節(jié)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215
本章小結 220
思考與練習 221
技能訓練 222 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 223
第一節(jié) 經濟周期的含義與類型 224
第二節(jié) 經濟周期的成因理論 227
第三節(jié) 經濟增長及其決定因素 230
本章小結 239
思考與練習 239
技能訓練 240 宏觀經濟政策 242
第一節(jié) 宏觀經濟政策概述 242
第二節(jié) 財政政策 248
第三節(jié) 貨幣政策 253
第四節(jié) 相機抉擇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局限性 256
本章小結 260
思考與練習 260
技能訓練 261
參考文獻 262
經濟基礎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指一定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經濟基礎是同物質生產力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與“上層建筑”相對。是社會結構兩個基本層次之一、社會生活兩個基本領域之一。社會發(fā)展一定階段上的社會經濟制度,即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是上層建筑的基礎。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一定的上層建筑構成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
經濟基礎是生產關系的總和。生產關系包括三方面: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人與人之間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關系如何;勞動產品如何分配。這三個方面合起來就構成經濟基礎,如果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只能說是生產關系而不能說是經濟基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34秒